聖派翠克大教堂位於墨爾本市區,旁邊就是派翠克公園,堪稱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堂。教堂於1897正式啟用,但上方的三座哥特式尖塔直到1939年才完成,以紀念羅馬天主教會在維多利亞州傳教一百年。教堂由青石築成,外牆立面起伏凹凸,顏色深灰偏黑,莊重大氣、宏偉醒目,裝潢華麗但不失莊嚴,充分展現了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據說建造所用的石頭都是一百多年前自英國海運過來。每當日出和日落之時,教堂就會披上一層金色,非常美麗。
轉到入口處,是一條長近百米的道路,中間有一條伴有階梯的寬闊水道,隨著台階形成幾級了人工小瀑布,水道底部石板上還刻著一些聖經的語句。兩邊栽種著很多的植物組成的樹籬。道路的盡頭是一隻圓盆,盆中央還有圓形銅板,上面刻著十字架和神獸。清水從中溢出,傾瀉入下方的六層半扇形的階梯,層層而下,沿著水道流動,一直奔向一條環繞教堂的水渠,淌向遠方。
順著道路拾級而上,右手邊也有一個形狀類似的「大碗」,不過是做半傾斜狀,汩汩水流自碗裡流出,注入下面的方形水池,然後在地下被引入中央的水渠。方形水池前有石板,上面寫著一句約翰福音:「Anyone who drinks the water that I shall give will never be thirsty again.(任何人只要喝了我賜予的水,就再也不會幹渴。)」所以會看到不少人在此處接水而飲,大概算是接受主的祝福。
教堂門口附近,可以看到兩座塑像,左邊是一位高舉荊棘圈的女教徒聖凱瑟琳,正是她將耶穌受難時頭上戴的荊棘圈摘下來的。右邊身穿修士長袍的男聖徒塑像就是生方濟各,目露驚恐、神色敬畏,正仰望上方。
聖派翠克大教堂是傳統的拉丁十字結構,有兩個入口,如果碰巧遇上正在做彌撒,就不能從主入口進入了,必須要改從旁門出入。從十字結構短邊一側的主入口進入教堂,穿過一個拱形過道,高達30多米的尖拱形穹頂呈現眼前,由兩排粗大的大理石柱子支撐。最中間的穹頂有所不同,猶如一艘倒扣的船,脊樑彷彿船底的龍骨一般,很有特色。主廳裡擺滿了一排排的禱告長椅,如果正好是信仰基督的可以坐下來靜心祈禱一番。陽光正好時,可以感受下從巨大而華麗的彩色花窗玻璃中透進的微弱光線,令空曠、肅穆的教堂內部更添聖潔氛圍。大玻璃窗上是耶穌、聖保羅等聖人的畫像,出現最多次的應該是耶穌受難的宗教畫,畫面上修飾以繁複的花紋。
主廳的一端是主祭壇和進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另一端的上方有一架巨大的管風琴,很壯觀。教堂內的牆上懸掛著各種聖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聖母懷抱著聖嬰,更多的是各種精美華麗的裝飾。仔細尋找你還能發現六塊碑文,記述了墨爾本的六位已故總主教,他們的遺體就在教堂地下室某個黑暗的角落裡。若是運氣好,正能碰上彌撒,會有唱詩班演唱,此時可以欣賞悠揚宛若天籟的讚歌聲,感受巨大穹頂帶來空谷回音的奇妙音效。
結束教堂內部的參觀,可以在教堂外四周轉轉,從不同面看外觀,不論哪個角度都是不錯的景致。最後選取一個絕佳角度,留下你到此一遊的印記吧。聖派翠克大教堂已經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週末經常能遇見有新人這裡舉辦婚禮,當地人的婚嫁喪葬總是離不開它,它訴說的歷史也會讓人們知道這片移民土地的誕生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