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十大古都”之一 ,約在西元前5世紀築城,西漢時已成為中國六大都市之一,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北宋年間成都人聯合發行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
第 2 天 成都 ✈ 林芝 (95公里約2h)【嘎拉桃花村、魯朗林海、田園景區】→ (95公里約2h) 林芝 搭乘國內班機飛往西藏-林芝,藏語為「太陽的寶座」。 【南迦巴瓦峰】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喇山脈和橫斷山脈的交會處,是中國西藏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是喜馬拉雅山的東端(喜馬拉雅山脈西起喀什米爾的海拔8125米南迦一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2400公里)。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同時,緊鄰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繞著他轉了一個馬蹄形的彎,隨後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 【魯朗林海】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位於被譽為“雪域瑞士” 的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魯朗鎮境內,距八一鎮80公里左右的川藏公路南路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處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湧入的印度洋水氣帶,海拔2700-4200米屬高原溫暖半濕潤氣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稱。魯朗林海是一處雲山霧海裡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譽,整個景點如詩如畫,周邊雪山林立,溝內森林蔥籠,林間還有整齊如人工修剪般的草甸,許多民居修建在這山環水複的天上森林,周邊溪流蜿蜒,有成千上萬種野花競相開放,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田園景區】主要景觀有色季拉國家級森林公園、杜鵑花海、田園風光和民俗風情濃厚的紮西崗村。[1] 魯朗海拔3700米,位於距林芝地區八一鎮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崐茂密的雲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崐猶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報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馬先蒿花等成千上萬種野花怒放盛開,頗崐具林區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錯落有秩,勾畫了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
早餐:酒店內用
午餐:中式合菜50RMB
晚餐:魯朗石鍋60RMB
第 3 天 林芝→(125公里約2h)【巴松措】→ (360公里約6h) 拉薩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積達6千多畝,位於距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裡,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巴松措景區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跡、名勝古刹為一體,景色殊異,四時不同,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彙集,實為人間天堂,有“小瑞士”美譽。巴松措位於距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裡,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雖然巴松措深藏在交通閉塞、遠離城鎮的山溝裡,但它卻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聳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廣為外界所知,成為林芝地區最早為人所知的風景區之一。小島上有唐代的建築“錯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寺廟,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錯宗寺為土木結構,上下兩層,殿內主供蓮花生、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連理樹,春天時,桃花與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合菜 50RMB
晚餐:尼泊爾風味60RMB
【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藏語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 英文:The Potala Place)坐落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為一座藝術殿堂。布達拉宮依山壘砌,蜿蜒直至山頂,宮域幾乎占據了整座山峰。宮內群樓聳峙,殿宇巍峨,金頂輝煌,氣勢雄偉,充分體現了藏式建築的特色。主樓高117.2米,東西長360米,南北寬140米。從外觀看有十三層,實際只有九層,下方的四層是由岩石向上砌築的地壠牆,起支撐作用。整座布達拉宮有房屋近萬間,全部為木石結構,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宮殿外牆用大塊花崗石砌築,厚度2至5米,部分牆體夾層內還灌注鐵汁,更加堅固。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三者相互貫通,渾然一體。宮殿在平面上是由許多矩形房屋拼合而成的,結構十分複雜。在縱向上,各種房屋高低錯落,前後參差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的外部都用紅、白、黃三色粉刷,象徵著威嚴、恬靜和圓滿,色彩和樣式都具有鮮明的藏傳佛教特徵。 【大昭寺】大昭寺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參見大昭寺電子門票),該佛像據傳是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家鄉帶去的[1]。據說當地原為一座湖泊,但在松贊干布的努力之下,將它填平建為寺院。之後寺院經歷代擴建,目前占地25100餘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去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而八歲等身像於八世紀被轉供奉在小昭寺,後毀於文化大革命。在大昭寺的泥製大佛之中,安放了尺尊公主帶至西藏的木製釋迦牟尼佛像,相傳松贊干布化身為光芒,進入佛像之中。 【八廓街】是拉薩最古老的街道,古代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率部遷徙到拉薩後,首先建造了大昭寺,藏傳佛教的信徒們就開始圍繞大昭寺轉經,逐漸形成一條道路,成為拉薩三條轉經道的中轉經道(另兩條為環繞包括布達拉宮在內的拉薩老城的外轉經道「林廓」和大昭寺內的內轉經道「囊廓」),藏族人稱八廓為「聖路」,藏語「廓」的意思即為「轉經道」。八廓是一條單行道,在八廓上行走,必須和轉經筒的旋轉方向一致,即順時針行走。街上也有許多信徒在一步一長跪地轉經。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合菜 50 RMB
晚餐:藏式風味 60 RMB
【羅布林卡】位於布達拉宮以西約2公里的拉薩河畔。羅布林卡建於1740年代。全園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主要建築為格桑頗章、措吉頗章、金色頗章、夏典拉康、達旦明久頗章(新宮),有374間房,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古蹟最多者。自七世達賴之後,歷世達賴在親政之前,均在此習文、學經、修習佛法;親政後每年夏季來此辦公。1740年代以前,羅布林卡是一片野獸出沒,矮柳及雜草叢生的荒地。後來,因七世達賴喜愛並常來此地,故清朝駐藏大臣便為其興建了一座烏堯頗章(涼亭宮)。1751年,七世達賴在烏堯頗章東側又興建了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三層宮殿「格桑頗章」(賢傑宮),其內設有佛堂、閱覽室、臥室、護法神殿等等,此後被歷代達賴用作夏季辦公及接見西藏僧俗官員的場所。 【扎基寺】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財神廟,寺廟雖小,但香火十分鼎盛。紮基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沙拉寺的分寺,在藏語中,“紮巴”是僧人、和尚的意思,“基”是數字“4”的藏文變音,紮基寺即“有4個僧人的寺廟”,這是因為最初的紮基寺只有沙拉寺派來的4位僧人管理。紮基寺供奉的是財神,而且特別靈驗。但實際上這個寺廟最開始不是因求財香火才旺的。據說最初這個寺廟是專門為外來人求平安而設,但外來人中大多又是生意人,在紮基寺敬神後特別靈念。於是,這裡逐漸成為了大家所稱的財神廟。 【色拉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公元15世紀初創建。1419年,格魯派的始祖宗喀巴命弟子絳欽卻傑在拉薩北郊的烏孜山南麓創建寺院,命名為「秦清林」,藏語意為「大乘洲」。因附近多「色拉」(藏語意為酸棗林),故又通稱色拉寺。建寺後不久,宗喀巴即去世。因為之前他還興建了甘丹寺和哲蚌寺,故此人們將三寺並稱為「拉薩三大寺」。色拉寺的規模宏大,依山就勢而建,寺前有流沙河流淌而過。寺院占地約11.5萬平方米,建築以措欽(集會)大殿、麥扎倉、吉扎倉、阿巴扎倉等主體建築為中心,穿插布置了數十座康村(僧舍村落)。雖然建造時並沒有進行過規劃布局,但由於建築的外觀顏色一致,主體建築形體高大,因而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使整座寺院顯得主次有序。寺內所有屋舍均為石木結構,屋頂覆阿嘎土,白色外牆的上部裝飾紫黑色貝瑪草,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合菜50RMB
晚餐:菌鍋風味60RMB
第 6 天 拉薩 →(110公里約2h)【羊卓雍措】→(82公里約1.5h)【卡若拉冰川】→(75公里約1.5h)【白居寺】→ (95公里約1.5h) 日喀則 【羊卓雍錯】又稱「裕穆湖」、「白地湖」、「牙木魯克湖」。裕穆湖,藏語意為「天鵝之湖」。又因為該湖在白地附近,故稱白地湖。藏語「羊卓」意為「上部牧場」,「雍」意為「碧玉」,「錯」意為「湖」,合起來意思是「上部牧場碧玉湖」。漢語又稱「羊卓雍湖」,簡稱為「羊湖」。羊卓雍錯是西藏自治區第五大湖,藏南最大的內陸微鹹水湖。該湖與納木錯和瑪旁雍錯並稱西藏三大聖湖。位於年楚河-羊卓雍錯斷裂帶南面的地層陷落窪地,後來經過冰川作用積水而成為堰塞湖。該湖原本是外流湖,湖水經墨曲匯流入雅魯藏布江,落差達到900公尺。後來,由于山地抬升,氣候趨於乾旱,水位逐漸下降,進入雅魯藏布江的水道被堵,該湖遂逐漸變成內陸湖。湖水主要來自冰雪融水及泉水,流入羊卓雍錯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湖南岸、東南岸、西岸,集水面積達到6100平方公里。湖體自身調節水位,年最高水位在9月至10月出現,最低水位在5月至7月出現。羊卓雍錯湖面海拔4441公尺。 【卡若拉冰川】 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為年楚河東部源頭。從羊卓雍錯出來後,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後就來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觀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約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帶,屬甯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後形成的懸冰川。 【白居寺】地處江孜縣駐地江孜鎮西北方向的宗山腳下,南、北、東三面環山,寺院四面臨水。白居寺,藏語稱「班廓曲德」,意為「吉祥輪勝樂大寺」,通常簡稱「吉祥輪寺」,漢文「白居寺」即此藏語簡稱的音譯。白居寺創建於15世紀中葉的前半期(1418年至1436年)。因為歷史悠久,精美的建築保留完整,宗教價值特別,寺院塔內保存有完好且數量很多的精美壁畫及造像,故於1998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居寺由寺院、吉祥多門塔、扎倉、圍牆組成,為明代建築。江靈敏度法王繞丹貢桑帕和一世班禪克珠傑共同主持興建了該寺。克珠傑(1386年-1438年)早年隨薩迦派仁達哇等高僧學習佛法,很快成為精通五明的佛學大師。1413年,繞丹貢桑帕(1389年-1442年)為在江孜地區弘傳佛教,乃邀請克珠傑到江孜主持教務,並且將江孜莊園與上部城堡兩地闢為建寺用地,於1418年藏曆6月2日動工興建,1425年藏曆2月14日竣工。該寺為三層平頂藏式建築,平面為壇城模型,由大殿、法王殿、護法神殿、金剛界殿、羅漢殿、道果殿、無量宮殿、轉經迴廊等建築組成。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合菜50RMB
晚餐:陝西風味60RMB
第 7 天 日喀則【札什倫布寺】→(236公里約4h) 定日 【札什倫布寺】也稱「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是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最大的寺廟,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位於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風味50RMB
晚餐:中式風味50RMB
第 8 天 定日 →(115公里約2.5h)【絨布寺、觀珠穆朗瑪峰】→ (338公里約6h)日喀則 【珠穆朗瑪峰】聖母峰為地球第一高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邊界上。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為8,844.43公尺(29,017.2英尺),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8,848公尺(29,029英尺),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據。它除了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它附近的高峰包括8,516公尺(27,940英尺)的洛子峰、7,855公尺(25,771英尺)的努子峰和7,580公尺(24,870英尺)的章子峰。清朝經過測繪於1719年出版的全國地圖上稱此峰為「朱姆朗馬阿林」。1856年英屬印度測量局首次公布此峰的經緯度及海拔高度,主張此峰8,840公尺(29,000英尺)是世界第一高峰。1865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接受印度測量局局長安德魯·史考特·華歐的建議,將此峰命名為「埃佛勒斯峰」,以紀念前任局長喬治·埃佛勒斯。1952年,中國採用「珠穆朗瑪峰」為官方名稱。 【絨布寺】始建於1899年,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位於珠峰北麓的絨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頂約20公里。寺院分新舊兩處,舊寺位於新寺以南3公里處,靠近珠穆朗瑪峰,尚存蓮花生大師當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蓮花生手足印的石頭和石塔等。新寺建成於1902年,絨布寺一度規模較大,曾有十幾座屬寺,有的還在尼泊爾境內,後因歷史原因被毀。現今主寺下面有八個附屬小寺,包括一個尼姑庵。由於絨布寺距珠峰頂約20公里,所以這裡已成為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營。從這兒向南眺望,是觀賞拍攝珠峰的絕佳地點。圍繞絨布寺有一條轉經道。大殿前是一座雕樑畫棟的看戲臺,每逢重要節日,當地的群眾都會到這裡看喇嘛演戲。門外的瑪尼石堆通常會被攝影人作為拍攝珠峰的前景。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風味50RMB
晚餐:中式風味50RMB
第 9 天 日喀則 → (268公里約5h) 拉薩【布達拉宮夜景】 返回西藏自治州府-拉薩市。沿途欣賞雅魯藏布江河谷風光。 【布達拉宮夜景】入夜之後的布達拉宮燈光開啟,你可以到廣場的正中央拍攝布達拉宮全景,大家可以沿著布達拉宮一側的湖邊走,這裡有一個拍攝布達拉宮極佳的位置,在這拍攝到湖水中布達拉宮的倒影,這個角度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明信片上面拍攝的位置。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合菜50RMB
晚餐:中式合菜50RMB
【青藏鐵路】是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鐵路,全長1956公里,為II級單線鐵路,由青藏鐵路公司管理及營運。鐵路沿線共設有45個車站,位於西藏境內的車站均充滿了藏族特色,且無一相同。全線橋隧總長約占路線總長的8%,格爾木至拉薩段的凍土層行車時速最高為100公里,非凍土層時速最高160公里。目前旅客列車全程行車時間約為25小時。列車進入青藏高原運行。沿途可欣賞到令人拍案叫絕的高原風光。位於安多和那曲之間的「措那湖」如一汪碧玉,湛藍的湖水,設在這裏的觀景車站,能使你感受到心靈的淨化。青藏鐵路從「可可西里」橫穿而過。遊客可以欣賞到可可西裏獨特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青藏鐵路在穿越可可西裏時特別設計了野生動物通道,旅客完全可以透過車窗看到從通道下穿梭而過的藏羚羊。您還將和列車一起跨越長江起源瑰麗的「沱沱河」和世界屋脊的草原冰川「唐古喇山、唐古拉河」。這是青藏線最高的地方,最高海拔5072米。列車從唐古喇山口如過山車般疾馳而下。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青藏鐵路合菜75RMB
晚餐:青藏鐵路合菜75RMB
第 11 天 西寧【東關清真寺】/ 成都【望江公園園林區】 【東關清真寺】與西安化覺寺、蘭州橋門寺、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並稱為西北地方的四大清真寺,歷史悠久,馳譽國內。東關清真大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它是一座融塔、牆、殿為一體的伊斯蘭建築,正中的禮拜大殿為全寺最大的建築物。整個建築式樣別致,結構分明,每逢禮拜、三大宗教節日,數以萬計的穆斯林彙集在此舉行隆重的聚禮活動。東關清真大寺是伊斯蘭經學研究的最高學府,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搭乘國內班機返回-成都 【望江公園園林區】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主要建築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民國時辟為望江樓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餐:鐵路早餐30RMB
午餐:機上簡餐
晚餐:藥膳風味60RMB
【錦里古街】是都市休閒族的精神驛站,是體驗時尚休閒的魅力街區。錦裏古街以川西古鎮的建築風格為特色,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茶坊、餐廳、酒吧、旅遊工藝品、四川特色產品等經營專案,各色特色小攤遍佈街區,更有一條好吃街,網羅了最具四川特色的各種名小吃,讓每一位遊客都能邊走邊看,邊看邊吃,邊吃邊玩。隨後前往機場搭機返回台北,結束這美好夢幻而難忘的旅程。
早餐:酒店內享用
午餐:中式合菜50RMB
晚餐:敬請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