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院】位於塞納河畔西堤島的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歷經近兩個世紀才完工,是哥德式建築的經典代表。尖肋拱、飛扶壁與玫瑰花窗,成就了建築史上的不朽傑作。這裡曾是加冕與哀悼的舞台——拿破崙一世於此加冕稱帝,法國歷代的重要典禮也在此舉行。2019年大火奪走尖塔與屋頂,全世界為之動容,如今重建已經完成。巴黎聖母院不僅是一座教堂,更是法國精神與信仰的象徵,在歲月與火焰之中,依然散發永恆的光。《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正是由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於1831年創作的小說,其故事背景就設在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主角卡西莫多(Quasimodo)是聖母院的駝背敲鐘人,外貌醜陋卻心地善良,深愛著美麗的愛絲梅拉達(Esmeralda)。這段愛而不得的悲劇,象徵著人性中「善與惡、美與醜」的對照。雨果藉由聖母院這座建築,表現出人性的孤寂、社會的偏見與信仰的永恆。
●【莎士比亞書局】莎士比亞書局(Shakespeare and Company)坐落於巴黎塞納河畔,綠色外牆與老舊木門間瀰漫書香,彷彿時間停留在文學的黃金年代。這裡曾是海明威、喬伊斯與安妮‧賽克斯的創作避風港。午後陽光灑在窗邊的書頁上,宛如靜默的詩。曾經金城武在此捧著一本詩集,啜飲伯朗咖啡(Mr. Brown Coffee),那份深沉與溫柔的氣質與書局的文藝靈魂完美交融。咖啡香混合紙墨氣息,在微風中流動,像他電影《情書》裡那句未說出口的情話。莎士比亞書局,不只是書與文字的殿堂,更像一場浪漫的獨白——金城武的靜默、伯朗咖啡的香氣、巴黎的午後,共譜出屬於旅人心底最柔軟的篇章。 ※ 貼心提醒 :巴黎⾏程及餐食,將依當日交通狀況、(自費)凡爾賽宮預約時間、羅浮宮預約時間做調整,可能調整(第2~3天)相關行程順序,以配合實際團隊狀況,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皇家貝居安會院】布魯日皇家貝居安會院(Begijnhof Ten Wijngaerde)建於13世紀,是布魯日最寧靜神聖的角落之一。這裡最初是為獨身女性與寡婦而設的宗教共同體,她們並非修女,卻以祈禱與慈善為志業,生活清貧而自律。白牆黑窗的修女院式建築,環繞著一片綠草與高大楊樹,春天時遍地水仙盛開,映襯著古老的寧靜氛圍。如今仍有本篤會修女在此居住,繼續延續信仰的傳統。遊客步入其間,彷彿時光倒流,能感受到中世紀布魯日的純淨與虔誠,是一處融合歷史、宗教與心靈平靜的世界文化遺產。
●【布魯日鐘樓】布魯日鐘樓(Belfort van Brugge)外觀雄偉壯麗,是布魯日天際線上最醒目的建築。整座塔以典型的哥德式風格建造,紅褐色磚牆與尖塔造型在古城的屋頂群中格外突出。塔身分為三層,層層上升的拱窗與石雕線條展現中世紀工藝之美。頂端八角形的鐘室環繞著鐵製欄杆,內藏47座古老銅鐘,塔頂常隱約傳出悠揚鐘聲,為城市增添浪漫氛圍。入夜時分,燈光映照下的鐘樓更顯莊嚴典雅,與布魯日市政廣場的歷史建築相互輝映。從廣場仰望,其挺拔的身姿象徵布魯日昔日的榮耀與自由精神,是最值得駐足欣賞與攝影留念的城市地標。
★【聖血禮拜堂】布魯日聖血禮拜堂(Basiliek van het Heilig Bloed)位於市政廳旁,是布魯日最具宗教意義的地標之一。建於12世紀,融合羅曼與哥德式風格。禮拜堂因珍藏一瓶據傳為耶穌受難時所流的聖血而聞名,據說由十字軍從耶路撒冷帶回。教堂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莊嚴古樸、石壁厚重;上層金碧輝煌,彩繪玻璃與雕飾展現中世紀宗教藝術之美。每年五月舉行的「聖血遊行」吸引眾多信徒與遊客,是布魯日最盛大的宗教慶典之一。
●【鉛筆屋】鉛筆屋(Pencil House, Het Potlood)位於鹿特丹方塊屋旁,由同一位建築師皮特‧布洛姆(Piet Blom)設計。因外型尖頂細長、酷似鉛筆而得名。這棟八角形的高層建築以灰白色立面與黃屋頂為主調,與周圍方塊屋構成強烈對比卻又相互呼應,展現出濃厚的後現代主義風格。鉛筆屋原為住宅用途,現仍有人居住,象徵城市在創意中保持生活溫度。其獨特的外觀成為旅人攝影取景熱點,也是鹿特丹重生與建築創新的代表地標之一。
●【新市場Markthal】新市場(Markthal)是鹿特丹最具代表性的現代建築之一,於2014年開幕。整棟建築外型如巨型拱門,內部融合市場、餐廳、公寓與藝術於一體,被譽為「歐洲最美食堂」。拱形天頂覆蓋著長達萬平方公尺的巨幅彩繪〈豐收天幕〉(Horn of Plenty),描繪水果、花卉與穀物,色彩繽紛、震撼人心。市場內匯集各國美食攤位、起士、甜點與海鮮,氣氛熱鬧多元。透明玻璃立面讓自然光灑入,展現荷蘭設計的開放與創意精神,成為遊客與當地人最愛的生活地標。
●【迦山精品House of Gassan 】迦山精品(House of Gassan)位於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最具代表性的鑽石切割與珠寶品牌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945年。原址為十九世紀的蒸汽發電廠,如今改建為結合工藝與藝術的精品工坊。遊客可參觀鑽石切割過程,觀賞工匠以精準角度打磨出完美的「阿姆斯特丹切割」光芒。館內展示各式頂級鑽石、腕錶與珠寶品牌,如Rolex、Cartier、Gassan Diamonds等。專業導覽以多語言介紹鑽石等級與鑑賞知識,還能親手體驗試戴或選購專屬款式。Gassan不僅象徵荷蘭百年珠寶工藝的傳承,更代表阿姆斯特丹作為「鑽石之都」的耀眼榮光。
●【荷蘭起士工廠(Cheese Farm / Catharina Hoeve)】這座仿古農莊式的起士工廠外觀典雅,屋內瀰漫著濃郁乳香。工作人員穿著傳統服飾,親切示範如何以鮮乳、凝乳酶與鹽製成荷蘭最著名的Gouda與Edam起士。遊客可試吃多種風味——從煙燻、香草、辣椒到松露口味,皆由當地牧場新鮮直送。這裡同時販售蜂蜜、奶油與起士刀具,是購買伴手禮的熱門地點。
●【布魯塞爾市政廳】布魯塞爾市政廳(Hôtel de Ville)位於大廣場中心,是比利時最壯麗的哥德式建築之一。建於15世紀,塔高96公尺,頂端矗立著聖米歇爾天使雕像,象徵守護城市。外牆雕滿歷代公爵與聖徒石像,展現精緻雕工與中世紀榮耀。市政廳不僅是政治中心,也見證布魯塞爾從中世紀商業重鎮到歐洲之都的興盛。內部金碧輝煌,收藏珍貴掛毯與畫作,是藝術與權力交織的象徵。夜晚燈光映照塔影,與四周古建築相互輝映,構成布魯塞爾最經典的天際線。
●【迪南薩克斯風橋】迪南薩克斯風橋(Pont Charles de Gaulle)橫跨默茲河,是比利時迪南最具特色的地標之一。為紀念薩克斯風發明者阿道夫·薩克斯(Adolphe Sax)而設,橋上排列著世界各國藝術家設計的彩繪薩克斯風雕塑,色彩繽紛,象徵音樂無國界的精神。走在橋上可眺望河畔彩色屋舍與背後聳立的聖母教堂、迪南城堡,構成如畫風景。每到夕陽時分,薩克斯風在金光下閃耀,與悠揚樂聲交織成浪漫氛圍。這座橋不僅連結城市兩岸,更串起迪南的文化靈魂與音樂傳奇。
●【迪南聖母院】迪南聖母院(Collégiale Notre-Dame de Dinant)矗立於默茲河畔峭壁之下,是迪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教堂建於13世紀,融合哥德式與羅曼式風格,以獨特的「洋蔥形尖塔」聞名。歷經戰火與洪災,多次重建仍保留壯麗原貌。內部高聳的肋拱天花與彩繪玻璃窗,映照出神聖光影,展現中世紀建築的精湛工藝。站在教堂前,可仰望懸崖上的迪南城堡,形成壯觀的垂直景致。聖母院不僅是信仰象徵,更是迪南歷史與音樂精神的心臟。
●【蘭斯主教座堂】蘭斯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Reims)矗立於市中心廣場,遠望即可見其雄偉雙塔與華麗的哥德式尖頂,象徵法國王權與信仰的榮光。這裡是歷代法王舉行加冕大典的聖地,聖女貞德曾在此護送查理七世登基,成為民族復興的象徵。外牆雕飾繁複,最著名的「微笑天使」以溫柔神情迎接來訪者。下車參觀時,仰望高聳的立面與精緻浮雕,彷彿能聽見鐘聲迴盪於歲月之間,感受法國千年歷史在陽光下閃耀的莊嚴與浪漫。
●【塔烏宮】塔烏宮(Palais du Tau)位於蘭斯主教座堂旁,外觀為典雅的法式古典建築,曾是歷代法王加冕前後的居所與宴會場所。宮殿名稱源自其「T」字形結構,象徵王權與神職的連結。從外部可見對稱的石牆、拱門與精緻雕花,散發低調卻莊嚴的氣勢。下車參觀時,可想像當年加冕典禮後的盛宴場景——貴族雲集、樂聲悠揚,宮殿廣場上人潮如織。塔烏宮不僅見證了法國王室的榮耀,也靜靜訴說著中世紀權力與信仰交織的歷史篇章。
【所需證照】 歐洲申根國家:免簽證,需持下列有效證件 ① 參團本人需持:中華民國護照(有效期6個月以上.以返回日計算之) 【註】:護照需本人簽名,不得塗改 ② 參團本人需持:台胞證/卡(※返國日計算起有效期) ※ 若持外國護照,請電洽客服人員,我們將另行答覆。 ※為了維護您的權益,確保保險資料之正確性,及方便出發當日辦理登機手續,建議您將護照正本繳交予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