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旺大壩High Dam:阿斯旺水壩是在 1964年完工,尼羅河上游形成長500公里、寬10公里的納瑟湖Lake Nasser,造成包括阿布辛貝、菲萊島神殿等14個古蹟淹沒於水中,因此埃及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尋求協助搬遷。阿斯旺水壩的興建,使得下游免於每年一度的洪水氾濫,並且藉由水力發電,供應埃及充足之能源。<br><br>阿拉伯式風帆船Felucca:尼羅河最美麗的河段,河水潔淨清澈、碧波盪漾。尼羅河兩岸有著翠綠的農田與椰棗樹,綠洲身後高聳著光禿、澄黃的岩石山。巨大的遊輪一艘艘並排於碼頭,白色的風帆船忙碌地穿梭於河面,不時傳來努比亞人嘹喨的歌聲與熱鬧的鼓聲。特別安排由努比亞人所駕駛的風帆船,享受輕鬆悠閒的浪漫,並體驗努比亞人風情。<br><br>阿布辛貝神殿:阿布辛貝大、小神殿是拉美西斯二世建於公元前1275 年的神殿,宏偉的建築展現古埃及泱泱大國的氣勢。其中大神殿是拉美西斯二世為自己所蓋的神殿,被稱為拉美西斯二世神殿Ramses II Temple。小神殿是為他最心愛的皇后娜法塔莉所蓋,被稱為娜法塔莉神殿Nefretari Temple。阿斯旺水壩開始興建時,因神殿位於淹沒區,埃及政府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世界各國提供技術及經濟的援助,在使用高超的工程技術及大筆資金的幫助下,將大神殿鋸成大石塊,遷移至比原址高60公尺之處。於1962年開始遷移,搬運到精心規劃的現址,歷經6年完成遷離(阿斯旺—阿布辛貝 車程約3小時 280公里,需清晨3點30分起床,隨著沙漠公路車隊,有警方隨行)不斷燒烤大地的太陽,靜靜地將天邊染成金黃色沉入尼羅河西岸遠方..成為剪影的風帆,仍舊悠悠前進。似乎都算好日落的時刻,就在此時河面上的風帆遊輪紛紛啟動,開始尼羅河巡航之旅..<br><br>
早餐:早餐餐盒
午餐:遊輪上午餐
晚餐:遊輪上晚餐
第 4 天亞斯旺-柯蒙波Komombo(柯蒙波雙神殿)-艾德夫★搭乘馬車(艾德夫神殿)、曼儂巨像
曼儂雕像Colossi of Memnon:新王國時期的法老王一方面在隱密的山谷中打造陵墓,另一方面還在平原上廣建靈殿,為的是使靈魂能持續受到敬奉。這兩座矗立在路邊的巨大雕像,則是阿曼和泰普三世Amenhotep III靈殿的遺址。阿曼和泰普三世的靈殿包含了3道塔門和1座主殿,傳說是以「金石築牆,銀磚舖地」,規模直追東岸的卡納克神殿。<br><br>艾得芙神殿Temple of Edfu:荷魯斯神殿堪稱是埃及保存最好的神殿,不僅塔門外牆、庭院、神殿都保存原貌,其規模也僅次於路克索的卡納克神殿,浮雕內容更涵蓋古埃及崇拜的諸神傳說,無怪乎被推崇是一座集神殿建築、神學及象形文字的圖書館。這座沙岩打造的神殿是由托勒密三世於西元前237年開始興建,因適逢上埃及動盪不安,工程斷斷續續持續了180年,直到西元前57年托勒密十二世時期才竣工。埃及人始終深信此地正是傳說中老鷹神荷魯斯大戰殺父仇人賽特Seth之處,神殿內佈滿了兩位神祇作戰的浮雕,也留有哈托Hathor女神每年逆流而上與丈夫荷魯斯相會的浪漫場景。大量的神祇傳說在神殿裡輪番演出,無論看門道或看熱鬧,荷魯斯神殿都令人著迷。<br><br>柯蒙波雙神殿Temple of Kom Ombo:位於阿斯旺北方約50公里處,是古埃及黃金之都的舊址。從史前時代開始,這裡就一直是熱鬧的城鎮,因為自古就有許多往來於努比亞地區與金礦區的商隊經過。柯蒙波雙神殿分別敬奉著鱷魚神索貝克Sobek和鷹神哈洛里斯Haroeris,這種一殿敬奉雙神的信仰及建築型態,在埃及是絕無僅有的。這裡的尼羅河兩岸,過去確實常見鱷魚爬上沙質河岸曝曬太陽,但由於阿斯旺水壩的興建,阻擋了鱷魚的北上,如今大壩以北的尼羅河再也沒有鱷魚了。根據考證,這座神殿可能建築在中王國或新王國時期的遺址上,殿內的浮雕大多是在托勒密十二世及羅馬時期完成的,雖然歷經長時間的沙埋土掩以及基督徒的破壞,主結構依然完好。神殿座落在傳統的東西軸線上,北側供奉鷹神,南側供奉鱷魚神,兩間神殿規格相同且互相對稱。在此還有一間存放鱷魚木乃伊的文物館。<br><br>
路克索神殿Temple of Luxor:拉美西斯二世為紀念打敗西臺人及一年一度舉行的迎神慶典而建,古埃及法老王透過這樣的慶典,再次強化法老王與神的關係,以此來鞏固政權。神殿的入口處,原來有拉美西斯二世為炫燿自己的功績,所豎立的兩座方尖碑,現今其中一座已放置於巴黎的協和廣場上。13世紀時,路克索神殿為尼羅河的淤泥所掩埋,所以出現了在3千多年前的神殿上,有7百多年的清真寺的奇景。<br><br>卡納克神廟Temple of Karnak:世界最大的石柱神殿建築,底比斯最重要的神殿,是古埃及中王國與新王國時期法老王們的祭祀地點,結合神壇、列柱、塔門、方尖碑等各種建築。在綿延1500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不同的法老王,歷代不停地增建與整修,佔地非常廣,長約1.5公里,寬800公尺,多達10座塔門拱衛著20多座殿堂,據估計可以塞入10間大教堂。神殿最迷人的地點是大柱子廳,共有134根高12公尺、5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石柱,每根石柱上都有彩色的浮雕,訴說著古埃及法老王的功績。<br><br>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霎那間恍若穿過時光隧道,從現代到三千年前頗有今世何世之感;位於尼羅河西岸,一座藏匿在峭壁間少有人知的隱藏谷地,此山谷中約有62座法老王的陵墓,但並非全並開放參觀。法老王的陵墓大小不一,主要規模與壁畫豪華程度與法老王在位期間成正比;參觀各代法老王的陵寢(其中三座陵寢),令您更了解古埃及統治者的歷史背景及古埃及人對死後世界的嚮往。<br><br>哈姬蘇女王祭殿:是古埃及歷史上最有名的女法老王,政績斐然,是一位相當傑出英明的君主,其一生事蹟幾乎與中國的武則天不相上下。這座神殿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三層廊柱的建築傍山而建,氣宇非凡,頗有現代感。<br><br>
早餐:遊輪上早餐
午餐:埃及風味餐
晚餐:飯店內用
第 6 天胡爾加達【紅海渡假勝地半日自由活動】-開羅Cairo(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薩拉丁城堡)
胡爾加達Hurghada:在這個度假城市中,慵懶!是在這裡的生活態度…您可漫步於綿延沙灘、碧海藍天、沙白水清、沉積已久的壓力與陰霾,頓時煙消雲散!<br><br>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薩拉丁將軍在1176年對抗十字軍東征所建造的軍事要塞碉堡,其中鄂圖曼建築的穆罕默得.阿里清真寺 (Mosque of Mohammed Ali),以雪花石為建材,內部富麗堂皇,可媲美伊斯坦堡的藍色清真寺,為現代開羅的一大標誌。<br><br>薩拉丁城堡Citadel of Saladin:薩拉丁城堡位於開羅城東郊的穆蓋塔姆山上,西元1176年,薩拉丁為抗擊十字軍東侵而建造。位於開羅地勢較高的山丘上居高臨下,有絕佳的戰略地位,城堡巍峨雄偉,前面是一片綠草地,城牆寬2米,城堡分內城和外城,城內建有宮殿和寺廟,阿里清真寺的寺頂尖塔象一把利劍高聳入雲,巨大的圓頂沐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厚重的外牆蜿蜒起伏,一座半圓形碉堡和幾棵椰棗樹,沙黃色的建築看起來雄壯蒼涼。<br><br>
埃及文明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又稱埃及文明博物館,是位於古城福斯塔特中的大型博物館。博物館2017年2月部分開放,將展出50,000件文物,以展示史前至今日的埃及文明。除了皇家木乃伊專區之外,最主要的文物展示廳明亮開闊,這間博物館的重點是埃及文明的發展史,從舊石器新石器時代這些更早期的出土物一直到現在的伊斯蘭文明的分門別類的各有各的專區。<br><br>白沙漠:白沙漠位於開羅西南方三百多公里處的巴哈利亞綠洲附近,受風沙風化而形成的地形,在一大片空曠的黃沙漠上,白色岩石風化而成各種形狀,高聳的白堊岩層屹立在埃及白沙漠中,彷彿巨大的蘑菇羣,四處林立的雞狀石、駱駝石塊、海豹石、磨菇石等等,十分有趣,在經過風吹後而造成的細石散佈,為單調的黃沙漠,添上亮麗的一筆,不禁讓人佩服大自然的神奇<br><br>黑沙漠 Black Desert:黑沙漠因火山活動,地下含有豐富的鐵礦,大片區域被黑色玄武岩覆蓋,形成黯黑神秘的圓頂山丘群,呈現荒涼感,當地稱之為黑沙漠。<br><br>水晶山Crystal Mountain:埃及是世界上著名的水晶產地,擁有許多露天的水晶礦,水晶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水晶產地。在距離黑沙漠的不遠處有一片小山丘,是正在形成過程中的水晶石,故這裡被名為“水晶山”。 可以說這一片區域都遍布著天然礦石,各種形態的方解石水晶。 不論是柱狀,洞穴還是樹狀,都是沙漠氣候冷熱與岩礦所交替產生的天然形態。整個地面都是水晶堆成,在陽光下特別耀眼,還有天然產生的各種型態,特別有趣。<br><br>
<br>人面獅身像Sphinx:在四千五百年的時間中,它的雙眼看盡了人世滄桑,人面獅身像是在吉薩高原上,以整個石灰岩床上向下雕刻,所以它的背部與旁邊地形平行,因此,靠近獅身像的周圍形成了地塹的地形,整個身軀準確的面向地球磁角的正東方,獅身像視線巧合的與緯度30度疊合;並且每年的夏至日與秋至二日,太陽準確的在獅身像視線的正前方升起。4500年前,埃及人有如此天文技術真是了不起。<br><br>哈利利大市集Khan El Khalili:是開羅有名的購物街,也是最大的自由市場。從14世紀始,原本只有幾處供商旅休憩的旅店,後因商人集中在此買賣商品,逐漸成為重要的物資交流中心。市場內有如迷宮,和數百年前的景況相去不遠。<br><br>莎草紙畫工廠:埃及人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發明用紙的民族,他們利用叢生在尼羅河溼地中的蘆葦,經過繁複的製作程序,加上自然的礦石與植物顏料,創造出歷久不衰的藝術作品。古埃及人利用莎草紙記載歷史,透過保存完整的古埃及莎草紙畫,讓現代人有機會了解古埃及人的思想、宗教觀及智慧。如今在埃及博物館中還可看到眾多3千到5千年前,顏色依舊鮮明的莎草紙畫。<br><br>香精油工廠:5000年前法老人已研究出如何從鮮花、香草萃取香精油,供王室貴族及祭祀使用。如今大多數世界名牌香水的原料,皆來自於埃及的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