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進行柏林市區觀光,來到德國首都,一賭歷史風雲之都的真實面貌。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柏林成為德國首都。它是德國數十年分裂歷史的象徵,同時也是這座充滿創意與激情,洋溢著藝術、文化和創新氣息的大都市幾經浮沉巍然不倒的標誌。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布蘭登堡門,這是柏林最著名的建築。選帝侯大街裝點著柏林城的西區,這裡彙聚著西區購物廣場、典雅的林蔭大道、時髦的服裝店、雅致的畫廊、鼎鼎大名的卡迪威等等,還有環境宜人的居住社區和令人流連忘返的柏林夜生活。毫無疑問,國際化大都市的氛圍從政府區向外輻射 - 政府區從勃蘭登堡門和鄰近的國會大廈 開始向東部延伸。與以前犯下滔天罪行的年代不同,今天和平與自由在這裡積聚。向東進發,柏林著名街道菩提樹下大街 朝著亞歷山大廣場方向延伸,途經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島、柏林大教堂…。接著●市政廳、●柏林大教堂、●柏林電視塔、●新國會大廈,●柏林圍牆也是行程中參觀的重點。在柏林牆倒塌後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今天,這種烙印或許比其他城市來得更為深刻。合併後的柏林,傳統的宮殿教堂,現代的摩天大樓,時空交錯中,為過往的旅人帶來更強烈的震撼,並驗證柏林的引領風氣之精神。 漢堡市區觀光漢堡市的城市格言為 : Libertatem quam pepereremaioresdignestudeatservareposteritas(繼來者謹以尊嚴守護由先輩爭取而來之自由!)。這段拉丁文的格言被放在漢堡市的標誌性建築—●漢堡市政廳的大門上。易北河的一條支流阿斯特河在市中心被人工阻截成為一個人工湖—阿爾斯特湖(Alster),而整個湖泊被●倫巴第橋和●甘迺迪橋一分為內與外,內湖最為熱鬧繁榮,為最古老也和代表性的建築群所包圍。市區超過2500座的橋樑,漢堡也是歐洲橋樑最多的城市,多於水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的加總。845年600艘維京戰艦進入易北河摧毀漢堡,1520年代,該市皈依路德會,1768年,丹麥承認它是一個帝國自由城市。漢堡也在拿破崙時期,曾經一度被法國吞併(1810-1814),也曾幾次被大火摧毀,特別是1284年和1842年。最後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二戰期間,由1943年7月24日-8月2日的漢堡大轟炸引起。二戰之後,漢堡在1949年成為新成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一個邦。1962年2月16日易北河洪水淹沒了漢堡的1/5,超過300人死亡,18,000人無家可歸。由於漢堡的城市旗幟的圖案是一座城堡的大門,所以漢堡也常常被形容為「通往世界的大門」。
BMW Welt (寶馬世界)下車參觀):它新穎獨特的雙圓錐形設計風格,巧妙地與周圍的BMW總部四缸大樓相映成趣,成為慕尼黑的時尚新地標。奧林匹克公園Olympiapark(下車參觀):因應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誕生的奧林匹克公園,歷年來眾多國際賽事,如世界盃足球賽、歐洲國家盃等皆曾在此地舉辦;當年「綠色奧運」的設計理念蘊藏在園區的各個角落,現今也是慕尼黑市民、遊客漫步的好去處。若時間充裕,可自費登上奧林匹克塔,眺望慕尼黑舊城區。慕尼黑瑪麗恩廣場(下車參觀):瑪麗恩廣場就是慕尼黑的市中心,也是遊客旅遊慕尼黑的起點,以此為中心慕尼黑最主要的景點如皇家啤酒屋、皇宮博物館、聖母教堂等,都在徒步可達範圍!慕尼黑新市政廳(下車參觀):慕尼黑新市政廳是一座位於瑪麗亞廣場北側,19世紀末建造的巍峨挺拔棕黑色哥特式建築,上面像撒了一層白霜。它的正面窗間壁龕立有拜恩歷代君王、聖徒和神話英雄的塑像。整個建築佈局恢宏、裝飾華麗,從1867年起用了40年時間才建成。